2024年7月19日晚上,雷軍的第五次年度演講「勇氣」在北京首鋼冰球館舉行。在3小時的演講和年度新品發布中,雷軍分享了小米造車的來龍去脈,以及過去3年跌宕起伏的故事,同時也暢想了未來。
在3年里試駕過170多輛車的雷軍如此說道:“過去的3年,對小米來說是一段脫胎換骨的經歷。”2024年5月,小米正式宣布,在所有伙伴全力支持下,小米SU7全年銷量目標(其實是9個月),保底10萬輛,沖擊12萬輛。

小米在核心技術上的投入很堅決
時間回到2021年,雷軍向董事會匯報了調研結論:智能電動車是大勢所趨,汽車和消費電子行業正在快速融合,小米必須干。但同時,他也表達了小米的擔心,汽車會像手機一樣贏家通吃,只有干到全球前五名才能活下去。
當時的雷軍表示,如果決定干,一定要做長期投入的打算,至少要投100億美元。2021年3月30日,小米發布公告:正式決定造車,雷軍牽頭,未來10年全資投入100億美元。
小米造車要從核心技術出發,一定要從核心技術干起。這是因為小米之前吃過大虧。14年前創業,小米就是從模式創新開始的,雖然剛開始成長速度很快,但根基不扎實,后來遇到了不少挫折。所以,這次創業,小米一開始就下定決心,不走捷徑、不收購、不代工,從核心技術做起,十倍投入,認認真真地造一輛好車。
小米在核心技術上的投入非常堅決。比如電機,小米同時干了三代;再比如大壓鑄,小米一上來就干了兩套;譬如智能駕駛,小米全棧自研了純視覺和激光雷達等兩套方案。雷軍以電池包為例,他表示:“電池包比大家想象的要復雜,做一款電池包大約要十多個月、幾千萬的研發成本。行業里一輛車最多做兩三款電池包。小米SU7 前后干了10多款,甚至還自建了一個電池包工廠,把供應商折騰得夠嗆。我都不好意思了,專門給寧德時代的曾總打電話解釋。”
到了2024年北京車展,雷軍成了別人眼里的“營銷之神”、“行走的流量”。但他認為,這全部來自小米SU7一眼萬年的魅力和巨大的成功。5月,小米正式宣布,在所有伙伴全力支持下,小米SU7全年銷量目標(其實只有9個月),保底10萬輛,沖擊12萬輛。這絕對是一個刷新行業紀錄的奇跡。

“就這樣,小米汽車成功擠上了牌桌,但我深知,小米離真正的成功還很遠,小米的長征才剛剛開始。”雷軍說道。小米SU7 成功的背后,凝聚著巨大的勇氣,那不是某一個人的勇氣,而是小米集團40000多人共同的勇氣。那么接下來,小米還要做些什么?
接下來,小米還要做些什么?
小米新十年以來公布了一系列重要戰略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「人車家全生態」的集團戰略和全新的科技戰略,AI全面賦能。小米自研的聲音大模型首次亮相,它能識別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,還能理解聲音背后所處的環境和表達的情緒。
小米自研聲音大模型,將率先應用到小米SU7上,帶來創新的「車外喚醒防御」功能。它能夠識別發聲環境,無視車外的語音指令,讓語音控車更安全,計劃2024年8月全系上線。此外,廣受好評的大模型小愛也將覆蓋到全部核心品類,包括手機、汽車等。

同時,雷軍發布了為賽道而生的巔峰性能純電轎車——小米SU7 Ultra 原型車。迄今為止,小米SU7已交付超3萬輛,預計11月提前完成全年10萬輛交付目標。小米汽車服務網絡也將不斷完善,預計12月全國將有59城、220家銷售門店開業。Xiaomi SU7 Ultra Prototype(小米SU7 Ultra原型車),它是基于小米SU7打造的巔峰性能純電車。
小米SU7 Ultra原型車將在2024年10月,正式挑戰紐博格林賽道北環賽道。其首次搭載小米自研的V8s電機,并采用V8s+V8s+V6s三電機設計,擁有1548 PS的四門車超強馬力,零百加速僅需1.97 s(包含起步時間),最高時速大于350 km/h。搭配1330 kW賽道專用高功率電池包,在低電量下仍然可以大功率輸出。
為了在賽道上有更好的表現,小米SU7 Ultra原型車追求極致的輕量化,采用「全碳」設計。小米SU7 Ultra原型車將車重降低到了1900 kg,還在追求極致的下壓力,通過重構空氣動力學設計,達到了2145 kg的下壓力。
小米進入新十年以來,小米克服了無數困難和挫折,向著夢想的星辰大海,不斷前行。這條路上,小米和所有勇敢的追夢者們一起,創造著最壯麗的時代畫卷。
“不斷開拓、不斷成長、不斷勝利,勇氣,就是小米給這個時代最好的回應。”雷軍如是所言。